2000年以前,美標、科勒、TOTO等國際品牌進入中國,鎖定沿海開放城市,目標市場直切高檔賓館、寫字樓、高檔住宅。本土品牌群居于廣大不發達和欠發達地區,兩大品牌陣營基本互不侵犯。國產品牌完全沒有意識到危機的臨近,而外資品牌卻經歷了利潤回報率最高的黃金時期。
2000至2005年,外資品牌開始向中國廣大的內地一級、二級市場挺進,目標再指高中檔衛浴市場,與國內企業所屬市場領域逐漸接近。此時,外資品牌仍然占據80%以上的中高檔市場份額,低檔市場份額為國內3000家企業瓜分,全國性的本土衛浴品牌仍未誕生。
2005年后,外資品牌繼續拓展其中國市場,拓寬生產線,覆蓋高、中、低檔市場開始觸及國產品牌的核心利益,甚至一些縣級市場也隨處可見科勒、美標的廣告牌。與此同時,國內衛浴品牌也加速發展,出現了以箭牌、法恩莎、惠達、四維等為代表的一批民族衛浴品牌。衛浴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,外資品牌和本土品牌兩大陣營的市場利益爭奪開始逐漸激化。
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衛生潔具產品生產與銷售國,衛生潔具產銷量約占世界總量的 30%,衛浴配件約占世界總量的 35%;據統計,從2007年到2010年我國潔具年均出口額為16.86億美元。近幾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,出口增幅縮小,國內市場增大。
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、城鎮化的加速推進、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,中國衛浴產品的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850億元快速增至2014年的1080億元,在2017年達1690億元。同時,中國陶瓷衛浴產品的滲透率從2008年的42.4%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45.7%。某調研中心預計,2017年,中國陶瓷衛浴產品的滲透率將達59.3%,而滲透率的提高將有效帶動相關陶瓷衛浴產品的銷售快速增長。
培養整合思維模式至關重要
相比而言,對于數據的收集、整合和分析的思維對于衛浴行業來說還比較欠缺。特別表現在產品設計上。設計師在設計產品前,往往是對整個大市場進行過完整而全面的調查了解的,知道怎樣的設計才有可能獲得市場的認可。但衛浴產品的設計,設計師們往往沒有從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出發去設計,而是收集、沿用成型產品的概念。
衛浴企業營銷迎來巨大機遇
相比而言,對于數據的收集、整合和分析的思維對于衛浴行業來說還比較欠缺。特別表現在產品設計上。設計師在設計產品前,往往是對整個大市場進行過完整而全面的調查了解的,知道怎樣的設計才有可能獲得市場的認可。但衛浴產品的設計,設計師們往往沒有從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出發去設計,而是收集、沿用成型產品的概念。
例如,在衛浴行業,賣場是商家離消費者較近的地方,賣場每天也都將產生大量的數據。在一家衛浴店面,每天進入店面的人數是多少,以哪類人群為主,哪個時間段顧客量較大,哪類產品銷售情況較理想,在導購員介紹時,顧客買與不買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。只要衛浴企業對這部分數據進行詳細的記錄,進行相應的分析,便能得出消費者的相關需求。